合作机构眼中的乐信,每2.5个90后就有一个分期乐用户
? ? ? ? ? ? ? ? ?
文 | 周公子&UU
稳信心,促消费,惠民生,毫无疑问是今年消费金融行业的关键词。
央行数据显示,今年3月末住户的短期消费贷款余额是9.91万亿元,同比多增3690亿元,环比二月末的9.73万亿增加约1800亿元。同时,央行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显示,今年一季度倾向于“更多消费”的居民占23.2%,比上季度提高了0.5个百分点。
居民端的短期消费信贷需求,正在加速修复。金融机构助消费的成效初显,通过与金融科技平台在客群、服务、场景、生态的全面纵深合作,金融助消费不仅日益走近“新市民”等客群,也日益走向城镇,走向“惠民生、扩内需”的深处。
乐信就是其中一个案例。过去十年,乐信已与近200家金融机构合作,覆盖2000万B端商家和近2亿高成长性消费人群,促成近万亿交易额并创超百亿收益。
值得一提的是,乐信在助力持牌机构以下沉服务覆盖长尾客群的同时,还凸显了客群年轻化这一差异化重要特征。乐信CEO肖文杰透露了一个重要数字:在乐信近2亿优质高成长消费人群中,90后、95后用户占比超过73%。
也就是说,在合作机构眼中,每2.5个90后,就有一个乐信分期乐用户。
作为消费复苏弹性最大、但金融服务“可获得性”却与需求不匹配的群体,中青年客群依旧蕴藏着巨大的增量。显然,乐信正在为合作持牌金融机构加速输送这一价值客群。
Part 1
流量、场景、产品、客群
全维度拓展机构互补市场
不可忽视的是,消费金融在助力居民消费意愿及能力的提升上,起到了重要作用。
银保监会非银部在《中国金融》上撰文指出:据实证测算,引入消费金融产品后,借款人消费金额提升16%~30%,合作商户销售额提升约40%,能够有效打破借款人当期预算约束。
来自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蚂蚁集团研究院的数据显示:消费金融服务在激发消费活力上有明显效果。没有消费信贷的家庭,其全年平均消费支出约为7.4万元,低于有消费信贷支出家庭的9.8万元。消费信贷增加的家庭,其消费变动指数也会明显升高。
来源:《扩内需促消费,中国家庭消费金融使用研究报告》
而我国消金服务体系呈现“多层次”特征:商业银行、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和互联网金融平台均为参与主体,但银行占据主体地位,份额约70% 。从家庭收入水平看,银行消费贷在中高收入人群中覆盖较广,非银机构消费贷在中低收入人群中覆盖较广,两者分层互补。
非银机构的消金服务触角,是否能有效渗透至下沉增量客群,真正意义的助力提高居民消费意愿,金融科技服务商,尤其是头部金融科技服务商往往扮演着关键角色。因为要完成差异化填补银行普惠金融空白,与银行错位互补的使命,意味着科技企业需要在客群与场景兼具的基础上,具备充分的信用风险识别与控制能力,这对科技企业的数字化能力要求极高。
乐信用了十年,构筑起其助力消费信贷机构在机构互补市场展业的护城河。
杭银消金CRO段美宁表示,“过去五年,杭银消金与乐信在获客、运营和风控能力上共建共赢,合作放款累计超500亿元,服务人群累计超450万人。”
不难管窥,乐信经由多年深耕的流量与场景,与消费金融机构的需求天然契合,对自身商业模式的打磨颇具认知,目标是在客群挖掘、消费场景拓展、技术创新等各维度,逐一解决持牌金融机构在批量拓展普惠金融服务上遭遇的痛点。
在消费场景层面,2023年乐信将投入40亿元流量深挖场景,在人、货、场三个层面深入打造“买吖”、分期乐商城等消费场景;
在产品矩阵层面,在面向优质高成长消费人群的自营信用分期产品外,乐信还将面向优质工薪、优质小微企业主等优质客群,与金融机构共建产品、共同挖掘潜在优质客户;
在科技服务层面,乐信为金融机构提供产品搭建、获客渠道共建、联合辅助风控、客户全生命周期运营、智能客服五大核心服务,服务覆盖方案设计、交付实施、上线运营等完整周期,最快可14天完成技术对接。目前,该业务2022年四季度已实现盈利。
为持牌机构打造的全场景、全流程覆盖的长效合作机制,乐信正在持续被市场认可,为进一步的合作空间打下了基础。亿联银行副行长杨德明就在会上表示,双方在个人消费贷款、小微金融、支付业务、金融科技等领域已开展合作,未来还将继续共赢消费新机遇。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前所长、研究员张承惠也肯定了金融科技平台在助力消费复苏、经济发展方面的重要贡献。在她看来,“金融科技平台在潜在客群挖掘、消费场景拓展、技术创新等层面颇具实力,与金融机构消费金融业务形成有效互补,两者共同推动消费金融朝着高水平、高质量的方向发展。共同服务消费升级,服务中国实体经济发展。”
Part 2
有效用户储备
为合作机构输送价值客群
来自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蚂蚁集团研究院的数据也显示,截至目前,中青年的信贷诉求尚未完全满足,存量空间依然较大。
据其统计,中青年群体消费均值为13.2万(2019年)和10.0万(2021年),大于全国8.4万(2019年)和7.8万(2021年)。中青年群体的消费负债参与率大于全国,且额外的消费负债需求也大于全国。40岁以下的中青年群体的消费信贷需求指数一直大于其他群体,但获取容易度指数低于其他群体。
客群年轻化,是乐信践行“长期主义”的经营结果,也是区别于其他金融科技平台的重要特征之一。据CEO肖文杰透露,在乐信近2亿优质高成长消费人群中,90后、95后用户占比超过73%。
年轻客群意味着什么?
一是,在疫情后率先复苏,成为助力消费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年轻人收入、消费场景受疫情压制程度最大,随着疫情影响减弱、经济与就业回暖,年轻群体消费复苏弹性最大,是疫情后振兴消费的关键群体。”艾瑞咨询华南区总经理伍毅然表示。
二是,年轻客群也是目前农村人口转入城镇,融入当地称为“新市民”的重要构成,是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主要动能。对于这一部分年轻的新市民来说,金融服务的“可获性”依然有待提高,除了额度和利率,他们更在意贷款的便捷性、灵活性,这与消费金融短期、分散、小额的放贷特征非常相符。乐信较早地为合作机构优化风控筛选系统,助力合作机构为新市民打造囊括家具家居、电子产品、医疗、教育等覆盖各方面消费用途的产品体系。
据悉,自“沙丘”系统上线后,乐信对有效客户的识别精度持续提升:新客层面,2022年四季度,乐信新增优质授信用户数环比提升18.2%,新客客单环比提升16.7%,广告优质用户当月用信成本环比下降25.9%;老客层面,2022年四季度,优质用户的GMV同比提升60%,高风险用户GMV同比下降13%,优质用户GMV占比从2021年四季度的72%上升至2022年四季度的82%。
不难理解,包括奇富数科、乐信、信也科技等头部金融科技企业的合作机构队伍,为何在持续壮大——他们正在为合作机构源源不断地输送价值客群。连接金融科技平台,也是批量化、高效率触达价值客群的有效路径。
这一点,从民营银行、城商行近年来在消费金融领域的积极布局,亦可管窥一二。不少城商行除了加速布局消费金融牌照之外,也在积极与金融科技企业合作,以便加速业务落地。
来源:《消费复苏背景下中国消费金融行业研究报告》
随着疫情结束,作为释放消费潜力,刺激消费增长的专属金融工具,消费金融迎来重要机遇期。政策利好频出。去年12月,中央财办首次明确提出“适当增加消费信贷”,认为其是有效稳定消费增长的手段之一。今年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促销费活动,促进接触型消费加快恢复,合理增加消费信贷。
在促消费、惠民生的路上,金融科技企业正持续发挥着与银行、消费金融公司等持牌机构差异互补的市场作用,为普惠金融的纵深发展添砖加瓦。
—THE END—
?
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联系周公子请加微信号:zhougongzihenshuai
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以上观点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周观新金融。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